2020年上海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比例、年限
2020年上海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比例、年限
一、上海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根據本市相關規定,當年個人繳費基數為職工本人上年月平均工資,單位繳費基數為所有職工上年月平均工資之和。個人繳費基數的上限和下限,根據本市公布的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和60%相應確定。也就是說,若職工月平均工資低于本市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則按下限為繳費基數,若高于則按上限為繳費基數。
因此,按照2012年度的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4692元計算,個人繳費基數的上限為14076元,下限為2815元。必須提醒的是,如果單位的上年月平均工資和個人上年月平均工資高于最低繳費標準,還是應該按照相應的標準繳費。
另外,非城鎮戶籍地外來從業人員繳費基數實行5年過渡辦法,根據規定,即2013年度(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個人繳費基數為50%,即2346元。
二、個人社保繳納比例
1、養老保險
(1)個人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最低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60%;最高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300%)的8%繳納。
(2)單位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22%繳納。2006年1月1日起,人社部將個人養老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此前的政策是個人繳費全部和單位繳費的3%計入個人養老賬戶,單位繳納的19%劃轉為社會統籌,而新政策將單位繳費的3%也劃入社會統籌用來解決養老空賬問題。
2、醫療保險
以北京市為例,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0%,個人2%+3元;
3、失業保險
單位1%,個人0.2%
4、工傷保險
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在0.5%~2%之間;折疊生育保險繳費比例:單位0.8%,個人不交錢。
5、公積金
以北京市為例,公積金繳費比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北京市職工平均工資的10%。2009年下半年起,北京市統一規定所有用人單位按工資的12%辦理繳納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都是工資的12%。
三、主要特點
五大特征
1、社會保險的客觀基礎,是勞動領域中存在的風險,保險的標準是勞動者的人身;
2、社會保險的主體是特定的。包括勞動者(含其親屬)與用人單位;
3、社會保險屬于強制性保險;
4、社會保險的目的是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產;
5、保險基金來源于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繳費及財政的支持。保險對象范圍限于職工,不包括其他社會成員。保險內容范圍限于勞動風險中的各種風險,不包括此外的財產、經濟等風險。(有些公司計算五險一金并不是按照員工實際工資,而是另外設置基數計算繳納的)
特征簡介
1、保障性:指保障勞動者的基本生活。
2、普遍性:社會保險覆蓋所有社會勞動者。
3、互助性:利用參加保險者的合力,幫助某個遇到風險的人,互相互濟,滿足急需。
4、強制性:由國家立法限定,強制用人單位和職工參加。5.福利性:社會保險是一種政府行為,不以盈利為目的
主要功能
1、穩定社會生活的功能
2、再分配的功能
3、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功能:
上海社保繳費比例
養老保險 單位20%、個人8%;
醫療保險 單位9.5%、個人2%;
失業保險 單位0.5%、 個人0.5%;
工傷保險 單位0.2%-1.9%、個人不繳;(工傷保險具體實行行業差別費率加浮動費率辦法)
生育保險 單位1%、個人不繳。
上海社保繳費基數
每個城市的繳費基數是不一樣的,上海是的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分別約為19512元和3902元。
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
(1)職工工資收入高于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于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上海2017-2018年養老金上調最新消息 上海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規定 上海養老院收費標準 上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檔次 上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